本文曾獲背包客棧嚴選好文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表富士與裡富士,氣溫大不同

離東京不遠的鎌倉,是朝聖鎌倉時代的歷史文化,最重要的亮點。還記得初次造訪鶴岡八幡宮,與圓覺寺等幾處寺社,也順便去看了源賴朝的墓所,轉眼間就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

2019年初,從山梨到靜岡,在富士吉田與富士宮,這兩個富士山腳下的城市,飽覽了表裏富士的兩種面貌。除了富士山的表裏,兩地的溫差也令我特別有感,離開不超過十度的富士吉田,到了富士本宮淺間大社總本社所在的富士宮市,午後溫暖的冬陽太熱情,差點令我招架不住,好熱!

在旅館躲了將近一下午的太陽,才甘願走到淺間大社前的お宮橫丁商店街,點了一份富士宮的名物焼きそば。流經大社境內的神田川畔,是最能將遠處富士山看個夠的地點。每次旅行,習慣穿插點行程的空白,幾點?去哪?幹嘛?一概隨緣,停留富士宮的兩天兩夜就是如此。

無謀的修善寺之旅,尋訪鎌倉幕府悲劇的史蹟

次日沒目的的搭著電車,從富士宮搖著搖著到了三島,轉乘東海道本線隔壁的伊豆箱根鐵道,就這樣去了一趟修善寺。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修善寺那邊應該會有你想看的東西。
小說裡的伊豆舞孃嗎?

走出修善寺車站,緩步往溫泉街的方向,心想終於有機會來到川端康成小說中的場景地。

江戶時代,修善寺溫泉是著名的湯治場,浮世繪師歌川廣重在其晚年所出版的《六十余州名所図会》裡,「伊豆。修善寺湯治場」就名列其中。從虎溪橋上遠望獨鈷之湯方向的桂川(又稱修善寺川),及其更遠的景觀,即使一百多間,此地經歷物換星移的變遷,現今的桂川兩岸,仍部份保存著廣重畫作中的風韻。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廣重《六十余州名所図会》裡的修善寺溫泉(Photo Credit: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懷舊溫泉街,伊豆沒有舞孃

而走進兩旁已被民宅圍繞的日枝神社,不意看見蒲冠者源範賴(源賴朝之弟)曾經在此幽禁的信功院舊跡,彷彿一盞電球被點亮。對了!除了廣重畫中的湯治場,川端小說中的伊豆舞孃,時空更往前推至中世紀,此處則是鎌倉幕府一連串悲劇上演的歷史舞台。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九世紀初就已由弘法大師空海開基的修善寺,先後隸屬佛教的真言宗、臨濟宗與曹洞宗,據說在鎌倉中期,從「修禪寺」更名為修善寺。造訪那年,來此參拜、賞花、桂川畔泡足湯的遊人,稱不上稀疏,但也遠不及鼎沸的盛況,往桂橋及其更遠處的方向閒步,河岸兩旁住宅、旅館、茶屋間的小徑,較之修善寺境內,更多圍繞著靜寂清澄的氛圍。

站在桂橋上,就能捕捉明治初年就已開業的新井旅館,經歷百年歷史風華的外貌,腦中隨意浮現幾位近代日本文豪,都曾在此處下榻,此外,畫家、歌舞伎藝者與俳句家們也曾是座上客,他們不乏留下以修善寺為舞台的作品。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源範賴與源賴家叔侄的最期之地

2022年NHK推出的第61回NHK大河劇「鎌倉殿の13人」,劇中演映了初代鎌倉殿源賴朝,以其弟蒲冠者源範賴,在曾我兄弟仇討事件中疑有謀反之嫌,流放至修善寺,不久則迎來最期之日。而源賴朝死後,北條與比企等御家人,在二代鎌倉殿源賴家接班、病危期間,推出各自屬意的後繼者,並在新體制下進行的權力布局,所展開的陰陽謀略,最後以比企家慘烈的覆滅,與北條家的勝出,第三代鎌倉殿源實朝登場。

不過,源賴家經歷病危與奇蹟似的甦醒後,政局卻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岳家比企氏慘遭滅族,母親政子的娘家北條氏,則已將弟弟實朝推上了鎌倉殿的位置,賴家也抵擋不了形勢比人強的局面,被北條家送往修善寺幽禁,其後在入浴之時慘遭暗殺。(劇中是看猿樂的時候被暗殺)  

劇照取自NHK官網

來一趟修善寺,原無預設史蹟尋訪的目的,沒拿導覽圖,隨興在桂川兩岸房舍間靜謐的巷弄繞彎,撞見了寫著源範賴墓道的石柱。走過緩坡的坂道,範賴墓所就坐落在芙蓉茶庵旁邊,周圍滿開著桃紅與白色的梅花。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而穿過修善寺山門對面的虎溪橋,從土產店旁的坂道口,標示的則是指月殿與源賴家之墓的去向。指月殿是伊豆現存鎌倉初期的最古木造建築,世稱「尼將軍」的北條政子,為死於非命的嫡子源賴家,祈禱冥福建立的佛殿。殿中手執蓮花的釋迦如來像,從鎌倉時代開始保存至今。從半開的殿門望去,有種大佛住在小廟的侷促視覺。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繼續走入指月殿旁的小路,不會錯過的是源賴家的墓所。墓旁立起的碑文與文人句碑,大多以斑駁不清。賴家墓的右側不遠處,則為賴家側近家臣所設立的「十三士之墓」。賴家死於暗殺的數日後,難以接受現實的十三位家臣企圖謀反,遭到幕府察覺而全數被誅。作為鎌倉幕政史上的敗者,十三士在記錄中多無實名可稽。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歌人的詠嘆,小說的舞台

1892年,歌人正岡子規曾造訪修善寺,留下了詠嘆源氏悲劇的短歌: 

この里に かなしきものの二つあり 頼家の墓と 範頼の墓と(這村裡有兩件悲傷之事,即源賴家與源範賴之墓)

以《半七捕物帳》小說享有盛名的作家岡本綺堂,1911年以賴家的故事為背景,所發表的劇作《修善寺物語》,則是奠定其作家地位的成名之作,戰後更曾經數度被改編為電視劇與映畫。在「鎌倉殿の13人」劇中,飾演源賴朝乳母比企尼的草笛光子,在1955年的「修禪寺物語」映畫版中,曾擔綱源賴家之妻,也就是若狹局的角色。


坡道上見頃的梅林

與修善寺廟群隔著較遠距離的修善寺梅林,正值梅花見頃的時節。當年沒遇上伊豆河津的櫻花季,無心插柳的跑來修善寺,則巧遇梅花盛開。通往梅林的上坡道,對遠道而來的都市遊客而言,似乎稍嫌陡峭,耳邊不時飄過幾組遊人,邊爬坡邊喊累的抱怨。不過,爬坡時的不願,一旦登上梅林的最高處,俯視千本紅白黃梅的綻放之姿,或許又會是另一番不同的心境。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梅林上坡道途中,巧遇源賴朝流放伊豆時期就隨侍左右,後來也是十三人合議制成員之一的安達盛長墓所。2022年,隨著正上檔的大河劇,將鎌倉幕府十三人合議制的來龍去脈搬上銀幕,修善寺一帶的鎌倉史蹟與古墓,已成為大河劇迷的朝聖地,使過往範賴與賴家叔侄,與安達的長眠之所,不復當年充斥寂寥的氣氛。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那年,不帶著目的的修善寺之旅,居然成讓我在新冠疫情仍未揮別的2022年,有機會跟風大河劇的順風車與熱度,還不用跟朝聖的劇迷擠在一起搶拍史蹟。

※想找我也可以來這裡:

臉書不努力的佛系粉專:「那些旅行史教我的事

你也會在這裡看到我:方格子VOCUS | Medium | 旅行酒吧

合作邀約可以來信:misiaa2001@gmail.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