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大社的後方是八雲山,東方是龜山,西邊是鶴山,整個神社位於群山之間的,更顯莊嚴。本殿的建築型式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風格「大社造」,已被指定為國寶。
進入銅鳥居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目前的臨時拜殿。後方的本殿目前在維修,被一堆工程用的圍板團團圍住,只能在縫隙中約略看到本殿屋頂的。本殿周圍環繞著瑞垣及玉垣,內部不對外開放參觀,所以參拜者必須在被稱為「八足門」的瑞垣門或是拜殿參拜。據說每年元月有5天會開放,讓參拜者可以在更進去一點的「櫻門」參拜。
供奉大國主神的本殿位在八足門內(無法入內參觀),修建於延享元年(西元1744年),高度約24公尺,這個高度在日本的神社中算是頗高的。但根據傳說,出雲大社剛建好時,高度高達96公尺,比東大寺大佛殿還高,後來因為地震風災毀損而重建,每次重建就屢屢的下降高度,直到目前的高度。在近年來的調查中發現柱子的遺跡,顯示這建築的高度很可能是事實,在本殿的參拜處八足門的中間地上,畫著3個紅色的巨大圈圈,就是柱子遺跡的發現處及柱子的大小,可以推想當時的神殿高聳的程度。(在古代出雲歷史博物館內有復原模型,以及被發現的柱子,可供參觀)
在舖滿厚檜皮茸的屋頂上方的,有2組交叉呈X型的長木被稱為千木,原本是建築結構的一部份,但現在幾乎都只是裝飾作用。有一說千木可以看出所祭祠的是男神還是女神,千木尖端如果垂直切削的神殿是祭祠男神,千木尖端是水平切削的則祭祠女神。出雲大社千木相當的大,由照片看到的千木上的小孔,幾乎是一個人能穿過的大小,由此可見神殿規模。
目前放置在本殿受祭祀的神體是朝向西方,也就是朝著稻佐之濱的方向,所以當我們從本殿正面參拜的話,是向著神的側臉參拜的。一般而言,我們在日本神社參拜,是採用二拜二拍手一拜的方式,但出雲大社的參拜方式是傳承古法,遵循「二拜四拍手一拜」的程序,比一般神社多了兩次拍掌,為出雲大社獨特的地方。
在御仮殿的旁邊的寶物殿,是要付費參觀的,開放時間為8:30-16:30,參觀費日幣150元,展示多種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等。御仮殿前方則有神牛和神馬,摸了會變聰明,所以局部被摸的變得很閃亮。
出雲大社主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看起來不是很起眼的古樸長排建築,稱為十九社,據說每年「神在月」期間,是從外地趕來開會的八百萬眾神居住的地方,白話一點來說,就等於是神明的宿舍。
沿著西十九社前的通道走到本殿後方,還有2個比較重要的建築,是彰古館和素鵞社,彰古館內展示著一些名家所製的大國主像,還有一些雅樂器和供品、祭文等,需付費日幣50元。素鵞社則是供奉斬殺八岐大蛇的素盞鳴尊,可在此參拜一下。
位於西十九社的西邊有個側門,從側門經過素鵞川就可以看到神樂殿,神樂殿是出雲大社教的教務本廳,作為提供參拜者舉辦儀式(如結婚)的地點。正面參拜的地方懸掛的巨大注連繩長達13公尺,重5頓,是日本第一。
出雲大社向來以「結良緣」聞名,據說站在拜殿重達5噸的巨型注連繩底下,拿著硬幣(最好是日幣5元,音同御緣)往上丟,若能成功卡在稻草內不掉下來,便會有好姻緣,吸引許多女性來參拜,是相當有名的人氣神社。但後來社方覺得注連繩是神聖之物,不應該有這種不夠尊重的行為,所以現在已經用網子封住,不能再丟硬幣了,真是非常的遺憾。
題外話:
出雲一帶的手工蕎麥麵很有名,在神樂殿前方的商店街上有很多間餐廳。最有名的是三層裝的圓盒"割子麵",一次吃到3種口味,可以嚐試看看。
◎延伸資訊
出雲觀光資訊中文版(PDF):http://www.izumo-kankou.gr.jp/pdf/chinese.pdf。
出雲觀光協會官網:http://www.izumo-kankou.gr.jp/。
出雲大社官網:http://www.izumooyashiro.or.jp/。
出雲國神佛靈場:http://www.shinbutsu.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