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獲背包客棧嚴選好文
photo by Cathy Tsai

札幌市區的舊道廳舍,是來日的旅人多半會訪問的景點,不過廳內的樺太關係資料館,向來不是遊覽的焦點。畢竟冬夏間,北國建築被白雪覆蓋與綠意圍繞的迥異風情,才是舊道廳吸引旅人的亮點。

2019,道內殘夏望秋之旅的尾聲,原本只想信步繞行舊道廳周邊,補足仍未欣賞過的綠意,卻無意間得知建物即將進行為期三年的整修,而入館再訪。

樺太,現今隸屬俄羅斯的薩哈林州,在中港台三地,較為人所熟悉的名稱是「庫頁島」。江戶時代,樺太曾先後被稱為「カラフト」與「北蝦夷」,這裡曾是阿伊努人居住的區域。而漢字的「樺太」(音同カラフト)則是明治以降才出現的地理名詞與行政區劃名稱。

館內的陳列,是以日俄戰後對樺太的經營,與二戰經驗、戰後關係為重點。

探險家的極東踏查,與日俄關係角力下的樺太

進入展廳所見到的歷史年表,羅列著幕府中期以降,日俄與其他歐洲探險家在此地和周邊海域的探險、調查活動,以及隨著俄羅斯勢力逐漸從北太平洋南下擴展,樺太作為日俄相互競逐東北亞權益的一塊俎上之肉,輾轉在兩個政權之間經略的過程及其變遷。

最上德內、近藤重藏、間宮林藏,都曾經是幕府派往蝦夷地探險的重要成員,皆曾在樺太進行過調查工作。尤其19世紀初,間宮林藏與松田傳十郎的探險活動,對近代日本而言可以說別具意義。

photo by Cathy Tsai

現今日本習稱的所謂「間宮海峽」(即韃靼海峽),就是在間宮林藏經由樺太前往滿州時所發現的。間宮海峽的存在,使過往認為樺太是半島錯誤地理認識獲得更正,而間宮林藏在樺太調查的過程中亦發現,俄國對該島,仍尚無實質的影響力。

只是,隨著俄國與清國在簽訂璦琿條約與北京條約,獲得原屬滿州的黑龍江以北,與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其南下太平洋更大開了方便之門,在樺太沿海的活動漸形頻繁,對幕府在樺太只有夏季派遣的警備工作,無異於壓力測試。因此,幕府命令東北的庄內、仙台、會津與秋田藩,輪流投入全年無休的警備工作,用意在強化領有樺太的事實。  

不過,樺太酷寒的冬季,與負責派遣警備的東北四藩為了因應時局,人力吃緊,致使警備工作仍然成效不彰。例如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接下京都守護職後,調走藩內大批武士上洛,故而向幕府申請免除樺太的警備工作獲准,其他三藩亦曾以領國農作歉收為由,要求豁免警備,總之各種理由藉口就是不想去。 

隨著幕府在1867年直轄蝦夷地,通過箱館奉行與俄國交涉,將樺太協議為日俄共有,聽任兩國人民雜居、置產。直至1875年,兩國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樺太改由俄國領有之前,曾經是日俄國境的灰色地帶。

日俄戰後對南樺太的經營與開發

日俄戰後,作為戰勝國的日本與俄方所簽訂的「樸資茅斯合約」,以北緯五十度線作為國界,再度領有該島南部地區,對樺太的移住、開拓與資源的開發亦漸次展開。

photo by Cathy Tsai

被列為北海道遺產的稚內北防波堤圓頂,是二戰結束前為聯絡樺太與日本內地航運,所做的硬體建設。渡輪往返於稚內與樺太亞庭灣的口岸城市大泊(現今的コルサコフ),被稱為「稚泊航路」,扮演著聯絡道樺間接駁鐵道交通與客貨運輸的重要角色。 

廳內展示了一艘名為「亞庭丸」的渡輪模型,是1927至1945年往來於稚泊間的重要聯絡船。亞庭丸在當時是具備破冰功能的頂級渡輪,能夠無阻於大泊港在冬季的冰封期,負責運輸樺太建設製紙業所需的燃煤,與來樺討生活日益增多的人群。 

photo by Cathy Tsai

作為陳列品的渡船案內、鐵道旅行指南,背後亦呈顯了帝國日本欲透過海陸交通建設,藉以招徠國內資本、勞工,來開發樺太豐富的森林、漁礦等天然資源。

配合樺太各地的拓殖計畫,逐步用鐵道串接起聯絡南北各港口、城市的交通線,而開發觀光景點,吸引國人到此遊覽,不消說是以其觀光建設,向旅人置入帝國視角的旅行視線。

photo by Cathy Tsai

以北海道的經營模式為藍本,利用取得土地所有權等誘因,鼓勵東北、北陸、四國等地陷入生計困難,期望翻身的民眾移居樺太,從事農林漁礦等拓殖。豐原市(現今ユジノサハリンスク)就是最初被政府規畫為農業拓殖的都市,以《古事紀》中「豐葦原瑞穗之國」的出典來命名,由於地形與札幌類似,亦採用札幌方格式的道路規劃。

樺太的豐原與我國的台北,同樣是日治時期殖民地都市計畫的典範。

明治末年,三井財閥曾挹注樺太廳大筆的資金,用以整備港灣、敷設線路,其後更在樺太成立物產與礦業公司,進行森林與石炭資源的調查與開採,亦與王子會社合辦製紙工廠。樺太所生產的木材,因為CP值高,曾一度成為供給日俄戰後,日本在滿州、朝鮮敷設鐵道所需的枕木原料。

1930年代以降,日本內地因戰事牽動而逐漸受到諸多管制之際,位處帝國邊陲的樺太,並未明顯感受到衝擊。反倒因為日本受到制裁,造成進口原物料短缺,而改由樺太所產的碳礦、木材等資源支應內地,使樺太因戰爭而獲得不錯的經濟景氣。 

photo by Cathy Tsai

二戰末期,樺太的戰爭悲劇,與戰後的日樺交流

不過,景氣與平和的氛圍,在二戰末期,蘇聯對日宣戰之後,迅速變了調。作為日蘇國境的前線,在二戰接近結束之際,兩國間的樺太戰役才正要開始。蘇軍越過北緯50度的國境線,向南樺太進攻。

由瀧田洋二郎執導,吉永小百合領銜主演的電影「北の桜守」,描述的就是居住於南樺太須惠取的江蓮一家,在二戰末期蘇軍來攻之後,丈夫赴前線作戰,妻子則帶著兩個兒子撤回內地,沿途經歷敵機轟炸,目睹山路屍橫遍野,渡輪遇襲沉沒,長子不幸罹難,女主角與次子輾轉至北海道的網走,等待丈夫前來團聚,母子彼此相依為命所展開的故事。

圖片取自網路

劇中,江蓮家所在的須惠取,是南樺太西海岸因炭礦與工業發展,人口聚集眾多的大城市,由於接近北緯50度線,也是當時日蘇交戰最激烈的地區之一。展開逃難之旅的江蓮母子三人,依照男主人在地圖上所指引,橫越內地山路抵達海岸搭乘鐵道的避難路線,也就是所謂的「內惠道路」,也出現在展廳的一幅示意圖中。

photo by Cathy Tsai

戰爭的引揚與流離之外,堅守在樺太直到最後一刻的人員,則在蘇軍登陸之後陸續傳出所謂「玉碎」的悲劇。例如重要的通信據點真岡郵便局,九位正值妙齡,選擇堅守職責,確保通訊不中斷的女性接線員,在蘇艦進入真岡港之後,不敵猛烈的攻勢而仰藥自盡。

日本最北端的城市稚內,港邊的稚內公園高處,除了能遠眺宗谷海峽,亦設有紀念在真岡殉職的九位女性接線員的「九人の乙女の碑」,以及稱為「冰雪の門」的樺太戰死者慰靈碑。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在2015年8月,我搭了一千多公里的鐵道抵達稚內,徘徊兩碑周邊吹著海風,細讀著碑文與案內解說,駐足許久,遙想著也是1945年的8月,海峽對岸的樺太所經歷的戰役與傷亡。

仍有為數頗多的民眾,在戰後無法隨著帝國回到家。他們大多是隨著丈夫取得俄國籍的日本女性,並不待見已經返回本土的娘家親族,夫家亦不同意其返鄉,隨著美蘇兩大陣營間的冷戰趨緩,1980年代末期日蘇(俄)關係走向正常化,這些人始有機會回到日本探親或是永久居留。

北海道與現今稱為薩哈林的樺太,在1980年代通過官民間開催的墓參、戰歿遺骨返還、設立慰靈碑、兩地物產流通等活動,加以海空航路的再開(往返稚內的薩哈林定期航線在2019年停航,復航時間未知),交流漸形頻繁,許多在戰後殘留在薩哈林的日本人,在道薩兩地的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阿伊努原住民與朝鮮移工,是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近代以降的樺太,在日俄兩強權的利益競逐間擺盪,作為原住民的阿伊努等民族,在歸屬的議題上從未有能力為自己發聲。日俄議定樺太聽任兩國人民移住、雜居的時期,民族衝突頻仍;其後樺太千島的領土交換,明治政府曾倉促將樺太阿伊努人強制移居石狩川河口地區,以防其藉由宗谷的地利之便返回故土。被強制移住的阿伊努人,除了衣服之外其餘身無長物,受到霍亂、水痘等傳染病的侵襲,半數失去生命。

日俄戰後,日本在樺太陸續進行各項基礎建設與資源開發,除了引進內地的移住者,隨著朝鮮併入日本帝國,1920年代大量來樺的朝鮮人,成為樺太人口第二多的族群。

因朝鮮人的工資較內地人更為低廉,成為林業、採礦業最底層的血汗日僱勞動者。當時的豐原市,在建設過程亦有「朝鮮人部落」、「朝鮮人遊廓」的存在,試圖將之隔絕在內地移住者的生活圈之外。二戰淪為戰敗國的日本,被迫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卻並未積極處理在樺朝鮮人的返鄉與國籍歸屬,致使他們成為名符其實的「帝國棄民」。

阿伊努原住民與朝鮮移工、移民在樺太的苦難,是資料館的陳列所未能呈現的。這或許是日俄/日樺關係間一段諱莫如深,刻意避而不談的歷史。

究竟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想找我也可以來這裡:

臉書不努力的佛系粉專:「那些旅行史教我的事

你也會在這裡看到我:方格子VOCUS | Medium | 旅行酒吧

合作邀約可以來信:misiaa20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