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地圖
暫無當天行程

台北尋常

  • Fawn
  • 2017/11/11
  • 3053 次瀏覽
  • 1 個留言
  • 2017/10/03

行程概覽 複製行程

行程簡介

「台北漫遊 我的青旅行」
對於居住在台北的人而言,要在台北旅行是很衝突的,我們總以為自己已經認識了身處的城市,但實際上這座城市有太多面貌是不為人所知的,每個在此生活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日常,在往昔常民生活的台北街角漫步,探索那個沒有高樓大廈、西裝筆挺的台北城,不平常的尋常台北。
本篇遊記大多以步行或騎公共自行車做交通方式,並沒有特別把交通時間區隔出來,僅是大概抓費時,在台北西區又太多景點無法一一呈現,也許順著圖樣摸索,你能看見更多不同的樣貌。

遊記開始

第 1 天 (2017/10/03) D1

標點符號創意早午餐 - 西昌店

這間隱身在巷弄間的早午餐店並不好找,就像那些不在景深之內的人群,他們也屬於台北的一部分,卻總是被包括在外,雖然店家具有強烈性別友善的標誌,可以此行銷作為同志圈的聚集地,就能成為一個網路熱蒐的餐廳,但他們並不只於此,對於餐點的用心製作、豐富的創意料理,平價的消費金額,彷彿在證明他們可以脫去一切的標籤,撇除了錯誤的偏見之後他們和一般人並無二異,這是個現代台北的包容與多元。

標點符號創意早午餐
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49號1樓
02 2331 7995


早午餐的對街就是一間幾乎以難再見到的打鐵舖,裏頭年過六旬的老伯仍會鏘鏘的打著熱鐵成具!


https://www.facebook.com/questions2/


二十多歲的創業老闆今年也在巷口開了另一間複合式的桌遊餐飲店,是一個努力創業用心經營的台北青春樣貌!


艋舺老街

一百多年前台灣就是移民社會,當時艋舺可說是北部最重要的港埠城市,一府二鹿三艋舺,就是當時北中南最重要的三個商品集散地,可想而知當年的艋舺是多麼繁華,歲月漸遞時代轉換,如今台北西區成為了陳舊的代名詞,但事實上這裡古蹟廟宇林立,是台北庶民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寶,又幸這幾年許多有志之士投入文化資產的保存運動,許多萬華的孩子也重新述說屬於艋舺的故事,在艋舺老街可以看到許多具又豐富歷史的建除街區。



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

沿著貴陽街走就能見到一個高聳的牌樓上頭寫著青山宮,它與龍山寺、祖師廟、天后宮、地藏王廟並列為艋舺五大宮廟,不只是當地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也乘載著台灣特有的庶民文化。青山宮建於清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主祀的青山靈安尊王是泉州人重要的信仰象徵,每到農曆十月二十二日王爺誕辰的「正日」就會舉行隆重而莊嚴熱鬧的廟會慶典,是台北三大重要的廟會之一,其獨特的閩式建築也吸引許多電影來此拍攝。



華西街夜市

轉進華西街,幾年前這裡還是台北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但隨著時代更迭街區老化漸漸沒落,但在此仍能看到許多獨特的時代痕跡,講到華西街老台北人都知道那是特種行業的精華紅燈區,雖然這樣的職業漸漸汙名的被排擠到城市的邊緣與角落,但不得否認的是它仍是台北多元文化不可忽視的存在,他們和所有人一樣都努力像在這座城市生活下去,每個人都帶著不一樣的過往來到此地,落地生根,這是台北的歷史,這是台北的價值,如今華西街的喧騰外移到西昌街與桂林街上形成夜市面貌,台北一直都是推陳出新的,努力綻放光彩在我們面前。


龍山寺

龍山寺的名聞遐邇幾乎也無須多嘴,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此地移民將家鄉福建安海龍山寺之觀世音菩薩分靈來到萬華,合資興建龍山寺,初期即有廣大規模,但曾陸續遭遇風災祝融等多次重建整修,漸漸有了現今風貌,坐北朝南的回字型建築是典型的閩南三進四合院,民國七十四年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來到龍山寺無論是求功名事業、愛情姻緣、平安如意幾乎都心誠則靈,是來到台北不可錯過的重要景點。
進到廟宇就要入盡隨俗,應遵守的禮節習俗必當尊重。



剝皮寮歷史街區

沿著桂林路經過地藏王廟和青草街,可以看到沿途很多賣古物的老人,這些人的日常是你想像所及的台北嗎?對他們來說那些灰塵底下可都是寶貝呢,懷舊的歷史不在博物館中而在我們身邊,活生生地穿過時空訴說著自己的故事,走到康定路口可以看到一排修復過後的古蹟建築-剝皮寮,此處是萬華社區發展協會的所在地,呈現了艋舺上百年的發展歷史軌跡,見證了台北城的興衰史。


此處遊人如織,隨手拍拍都有穿越時空的味道



阿婆冬粉

順著康定路,行經超過百年歷史的老松國小,又回到祖師廟與貴陽街,到了吃飯時間,在經過了古蹟巡禮後當然要找一個同等歷久不衰的老味道-阿婆冬粉,從1950年代至今,陪伴萬華人超過五十個年頭了,其實從剛剛沿途許多老店都開了好幾十年,都是很好的選擇,只是恰巧介紹到此,阿婆冬粉在祖師廟後頭,附近的豆花、三味食堂、排骨湯都是相當知名的餐廳。


西本願寺

從清朝走到日治時期,這段路程彷彿沿著台灣歷史的脈絡在行走,西本願寺建於1900年,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日治時期為布教司的所在地,戰後此處成做為不同功用,包括警備總部、理教公所等等,並安置許多軍眷,連接著當年的中華商場,衍生了許多違建,到了1975年火災焚毀後棄置於此,到了2006台北市政府將殘存的鐘樓指定為古蹟,並有了重建的遺址的規劃,2011年動工整修,如今是一個廣場公園,是萬華區居民日常休憩的所在。



西門紅樓

從小我就很喜歡到西門町來,但其實一直都不知道"西門"原來真的有一個門,只是在都市發展的過程中消失了,如今寶成門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眾人面前,就地緣位置來說,西門是當時台北城外的一處街區,從清朝到今天歷久彌新,他仍是台北最年輕的中學生課後最愛去的地方,是台北次文化的聚散地,紅樓是此處的一個象徵,日治時期建成的八角樓1908年所建成的西門市場,戰後轉作劇場作用,因應電影的興起轉型成為西門最早的電影院之一,隨著不同的文化與文學再現過程,紅樓如今成了台灣同志文化的重要符碼,在西門你能看到台北最古老與最年輕的東西在此相遇,在此邂逅的美麗。




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穿過中華路,我走過了日治時期當然就走到了民國的時代,台北中山堂在1936年落成,前身是台灣第一個會展場所-台北公會堂,1946年蔣中正在此舉行光復一周年的活動,中山堂可說見證了台灣由日治轉移到國民政府的重要場所之一,周圍也是台灣西區早期文藝人士發展的重要基地,包括日日新報舊址等,如今中山堂成了台北文藝活動的重要據點,包括台北電影節等活動都會在此舉行。




雪王冰淇淋

雪王冰淇淋就在中山堂前孫中山銅像一旁,開業至今超過一甲子,不變的是他扎實的好味道,從我們的父輩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常來吃雪王冰淇淋,除了看見歷史的轉移也能看到物價的變革,在這些傳統的創新中,不變的是台北人情的味道,而改變的是年輕的創意與實踐,這裡口味眾多,各式各樣鹹甜都有,重新裝潢後保留了當年的桌椅,端坐在二樓吃冰透過窗戶彷彿可以想見五十年前中山堂廣場的人群摩登模樣。



台北相機街

四十年前要買書,台北人就會說重慶南路,三十年前要買音響就是延平南路,二十年期說到相機一定是漢口街,在當時這些都是產業群聚的效應,這裡有台北上流知識份子聚集的所在當然也就產生了周邊行業的興盛,如今這些產業漸漸都被取代,但你仍能在此摸索著歷史的樣貌,還有那些仍堅持位老客戶服務的精神。



府城北門公園

去年忠孝橋引道終於拆除,讓這座隱身在黑暗中的城門重見天日,代表的是一座台北城的重生,如今工程結束,次處的交通被重新規劃,接下來西區發展的規劃才正要開始,從古老的地方總是能發現創新的能量,台北這座城市能有如今的發展絕非是無中生有的,沿著攝影街經過台北郵局走到了成門下方,這裡是新興的台北景點,也是古老的古蹟。




大稻埕,永樂市場,霞海城隍廟,迪化街

我沿著淡水河沿岸的艋舺開始這趟旅行,最後來到大稻埕,太陽西斜著這座城市,大稻埕如今仍是許多批發商的所在地,它的發展和自然現象不脫關聯,隨著上游水庫的興建河岸淤積加速,整個三重從河中堆積出來,艋舺也不再能停靠大船,於是日治時期北部的商業重鎮移到的大稻埕,在這裡台灣的樟腦和茶葉外銷全球,舶來品也在此下船入港,成為台北民眾買進口貨品如藥物或生活器具的地方,如今這些店家仍在街坊中看著時代的更迭,街巷開始出現許多新移民的面孔,而永樂市場的轉型與迪化街的保存成了尚未完成的課題,走到此城隍廟是遊人最愛求取姻緣的地方,說穿了大時代對於常民的日常真的無所謂的,他們只求溫飽平安一家幸福,但正是因為他們尋常的日子才成就了台北這座城市。





寧夏夜市

沿著塔城街轉到民生西路,傍晚還沒六點寧夏夜市的攤販已經各就各位,這裡的生成其實和建成圓環拖不了關係,原先裏頭許多店家因為改建移到了外頭來,這些後火車站的美食可是台北老饕都知道的地方,寧夏也是也成了第一個響應環保不用免洗餐具的夜市,在這裡享受台北庶民美食當作今日晚餐的結尾,不只實惠更是美味阿。


1 則留言

  • Tfyc

    「臺北漫遊,我的青旅行」遊記徵件進入最後尾聲,提醒若您是要參與本活動,遊記須符合下列規定【12-30歲青年朋友】、【台北1日遊記】、【至少包含台北市內的1個景點和1個美食地點】、【遊記簡介需填上「台北漫遊 我的青旅行」】、【每個停留地點照片至少 1 張,文字說明至少 30 字】、【照片皆須為自行拍攝及上傳】,始獲得參賽資格。另外,每人最多可投稿3件遊記,也誠摯邀請您分享更多精彩遊記。

    7年前 (2017-11-10)
登入發表留言
© BEENOS Trave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