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取城攻防戰
政治是什麼?國父孫中山先生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小時候讀到這句話的時候總有一種:「雖然每個字都是中文但是我完全看不懂。」的感覺。其實「政治」的本質,就是「藉由有效率的資源分配,讓多數人能活下去的手段」,好吧,理論上是這樣啦。
戰國時代的日本,是一個極度動盪的年代,前後長達150年的光陰裡,民眾不僅僅靠天吃飯,還要時時防範其他國家的人因為農作欠收跑到自己家裡搶糧食、搶土地的事情。在那樣的背景之下,不僅僅貴族豪族有武裝勢力、地方派系有武裝勢力、土匪有武裝勢力,就連念佛的和尚都有武裝勢力,沒有人知道明天這片土地會插上哪家軍閥的旗子,每一個武裝勢力都在為了保住一口飯而日夜奮戰著,仁義道德,是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談的。
就在戰國時代中葉,出現了那位叫做織田信長的名將,雄才大略的他懷抱著一統天下的願景,他始終相信,唯有結束當時的失序狀態才能讓民眾安居樂業,而終結亂世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用更強的武力讓各方勢力低頭。在那個背景之下,織田信長展開了二十餘年的戰鬥,就在1581年時派遣羽柴秀吉(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豐臣秀吉)進軍中國地方,而最難打的一仗就是「鳥取城攻防戰」,這場戰為什麼那麼難打呢?到現場看一眼你就明白了,鳥取城長得實在是太恐怖了。
鳥取城是非常罕見(至少我目前還不知道其他的)兼具山城與平山城特質的城郭,簡單的說,是一座從平地蓋到山頂的城,要說是全日本最大的城恐怕也不為過,因為他就是一座山那麼大,正因為善用天險的築城工法,使鳥取城成為名符其實的「難攻不落之城」,既然那麼難攻,我們的秀吉桑就決定不要攻了,不如直接把整座城給圍起來吧!
經過連續四個月的斷水斷電斷瓦斯,鳥取城內已陷入人間煉獄般的煎熬,糧食沒了吃牲畜,牲畜沒了吃植物,當植物都沒了的時候就得吃人了,活著比死亡還痛苦,最終,鳥取城主吉川經家以不殺百姓的條件下切腹開城投降,然而悲劇還沒結束,開城後許多民眾暴食織田軍提供的糧食,因為飢餓過久導致紛紛暴斃,可謂是戰國時代最悲慘的一戰,殺與不殺,何者比較殘忍呢?
現在的鳥取城主要只剩下石垣,我前面講過,這座城就是一座山,所以也可以直接當作是登山行程。幾年前我到鳥取城取材的時候剛好是遇到大雪,所以整座山都是處於積雪的狀態,而且山路非常艱險,我因為擔心滑倒所以走到一半就下來了,沒想到身後突然出現一個老伯帶著兩把拐杖,一溜煙就超車我並且消失在山中,我想他應該順利攻達山頂的天球丸了。
鳥取城旁的仁風閣是明治時代時的侯爵池田仲博主導建造的歐風建築,目的是為了幫準備到中國地方訪問的皇太子接風(有錢就是任性啊!),同時是全日本第一間有電燈的房子。池田侯爵雖然姓池田,但其實是德川慶喜將軍的兒子,其中有很複雜的日本政治認養關係,這裡就不多談了。
我這次到鳥取覺得最值得推薦的古蹟就是身為國定名勝的「觀音院」,每次到這種地方我都有一種感觸,就是日本的和尚還真討罵的享受,這個庭園好看的等級不僅僅屌打90%的京都寺院,更重要的是,完全沒人(負能量炸裂!),所以如果秋天不想到京都拍「紅葉與人頭」藝術照的朋友,鳥取觀音院是您最佳的選擇。
沒有織田信長的血腥鎮壓就沒有後來豐臣秀吉的統一天下,沒有德川家康對豐臣家的斬草除根就沒有之後兩百五十年的太平,即便經過了四百餘年的歲月,時至今日的日本依舊還有關東關西情節,我先前與京都人和東京人聊天時也能明確感受到他們對這些歷史人物的評價有很明顯的地域傾向(關東比較愛德川、關西比較愛豐臣),然而政治就是如此,某一位時代巨人做的某個重大決定究竟是正確抑或是錯誤,往往不是當下能論斷是非的,而不論是非,必定有一群人在這個洪流中犧牲,如果從政之人唯有認清、正視、承擔這個事實,才能讓這些人犧牲得有價值,才能帶領活下來的人前往下一個時代的驛站。
報名七月份老闆的鳥取講座請點這裡:https://jwijnto.kktix.cc/events/eb8d79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