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難產快一年的遊記,終於生出來了。

阪堺電車前幾次去大阪因為行程沒有去坐過,這次就決定就給他坐一整天,順便去堺市走走。阪堺電車有上町線和阪堺線兩條路線,考量到晚上另有行程,因此就捨棄了天王時出發的上町線,直接從南霞町開始沿著阪堺線沿線一路玩到堺市。

南霞町其實就在地下鐵御堂筋線動物園站的旁邊,出口拐個彎就到月台了。由於要玩一整天,自然就要買一日乘車券才划算,購買的地方就在月台上不起眼的小房間,裡面就有一位親切的伯伯把一日券和導覽圖拿給我。

買到一日券記得要翻到內頁把搭乘當日的年、月、日的欄位刮開才能搭哦。相對於其他一日券可以通過自動閘口印上日期或像都電荒川線車上售票機直接印上日期而言,多了一點懷舊的感覺。之後就搭上往浜寺駅前的電車,向堺市的方向前進。

這次基本是去當假文青觀光客。下面就介紹一些這次去的地方啦。

住吉大社

這裡應該是坐阪堺電車的遊客必經之地,我也不免俗的進去參拜。當天是禮拜六,所以來參拜的人不少,不過因為是早上,所以也不會太擁擠。住吉大社保留目前可知最古老的神社建築方式之一「住吉造」(すみよしづくり),也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建造物。

除了御本殿的4座本宮之外,境內也有一些小神社。

境內的五所御前,就是相傳住吉大神降臨之地,供奉佛教的五大明王,分別代表體力、智力、財力、福力、壽(命)力的「五大力」,而在這裡有一個滿滿都是小石頭的地方,如果想要祈求五大明王的庇祐,可以去社務所購買五大力的專用袋,在石頭池裡找到三個分別寫有「五」、「大」、「力」的石頭放進去,就是專屬自己的五大力御守,不過要還願的時候除了將原本的三顆石頭倒回石頭池之外,還要再找三顆沒有寫字的石頭寫上「五」、「大」、「力」放進石頭池,「倍返し」,就是要加倍奉還啦(半澤看太多)。

此外,這次也剛好遇到有人在住吉大社舉行結婚儀式,我好像和結婚儀式很有緣,什麼時候輪到我呢?(想太多)

境內的其他神社中,楠珺社為人所知的,就是招福貓了,穿著可愛的日本傳統服裝招福、招財,讓人忍不住就想買一個回去收藏。但是要記得「右招福、右招財」,伸左手的是保祐家內平安(全家平安),右手是商売繁盛(招財),如果不是想買套組,記得要分清楚是左手還是右手。其實社內的桌上和包裝紙上也都有註明左右,要弄錯也不容易。社外的楠樹也是很有歷史的,社名其實也是取自社外的楠樹。(忘了拍那邊的照片,只好拿招福貓的開箱照充數)

大海神社

這裡離御本殿有一段距離,由於住吉大社和堺市一帶是海上貿易的重鎮,因此海上交通的安全格外重要,因此有關保祐海上平安的神明也自然受到當地人的重視。大海神社象徵海中的龍宮,而據說能夠掌控大海潮汐的「潮滿珠」就是沈在神社境內的水井中。到的時候神社裡只有我一個人,獨自漫步在安靜的境內並參拜,和人聲鼎沸的住吉大社相比,多了一分安靜幽雅的感覺。

住吉公園

這裡是當地人休閒和運動的好去處,花園、運動場,寬廣的草坪、各式各樣的兒童玩樂設施應有盡有,參拜完住吉大社時已經是接近中午時分,雖然是10月,但是白天幾乎是和夏天一樣熱,也沒什麼胃口,就逛到了公園歇歇腳喝口水。之後在公園的賣店(小商店)買了一碗挫冰來吃,雖然只是淋上綠色的哈密瓜醬,但是在炎熱的中午消消暑也不錯。

我孫子道

這裡是阪堺電車營業所和車庫的所在地,身為偽鐵道迷的我自然是要來參觀一下。不過這裡不像東京的都電荒川線一樣有對外開放的空間,所以只能隔著鐵絲網拍拍照看看可愛的電車。

營業所就是月台旁邊平凡的兩層樓建築,在一樓的定期券販賣窗口買了記念品之後,就搭上了堺市的紀念車廂「堺トラム」越過大和川正式進入堺市。

清學院

這裡和山口家住宅合稱為堺市立町家歷史館,建築歷史最早有文獻記載可追溯到1689年,當時是修験道的道場(結合神道教、佛教及日本當地傳統信仰的宗教),後來到了江戶後期,稱為「清光堂」寺子屋(古代的教育機構)就設在這裡,在此時期出了一名日本第一位從到西藏及尼泊爾學習佛教經典,名為「河口海慧」的高僧。後來經過整修,建築本身經日本政府登錄定為「有形文化財」,並且開放民眾參觀。這裡基本上保留當初私塾的樣貌,並且也呈現出當時小型町家的建築樣式。

到的時候雖然是假日,但是只有正在聽導覽伯伯的2位女性和我在參觀而已。在她們走出去之後,售票處的小姐就請伯伯幫我導覽解說,雖然我的日文不是非常好,不是每句都聽得懂,但是伯伯的熱情解說也讓我更了解這棟建築的歷史。參觀完要離開之前,售票處的小姐遞給我即將舉行的堺市相關紀念活動的DM給我,雖然很可惜舉辦的時間我已經回到台灣,但是我會珍惜的收著,因為這些也包含了這些志工推廣堺市文化觀光的熱情。

鐵砲鍛冶屋敷

堺在日本戰國時代是鐵砲(舊式的西洋槍砲)製造重鎮,據傳是因為當時堺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具有冶鐵技術職人的聚集地,因此西洋槍砲傳到日本時,商人就從種子島(屬鹿耳島縣)將製造鐵砲的技術帶回當時海上貿易發達同時具備冶鐵技術的堺,使這裡成為鐵砲生產重鎮。現存的是江戶時代初期的鐵砲生產作坊,但是因為是屬於私人住宅,因此只在戶外設立說明看板,無法入內參觀,有點可惜。

薰主堂

這是一家生產線香的小店,雖然外表其貌不揚(我自已也走過頭還回頭找),不過這家在當地可是一家歷史悠久(已經創業一百多年)又小有名氣的店。除了線香品質好而且保存町家建築之外,NHK也以這家店作為近代作家与謝野晶子的老家來取景拍攝電視劇。店裡除了販賣各種線香之外,也有老闆娘親自手作的香囊,味道香之外,所用的布料樣式也相當具有傳統的美感,很適合買給女性同胞作為伴手禮。

山口家住宅

這裡和清學院目前並稱為堺市立町家歷史館,因此如果兩個地方都想去參觀的話,可以購買清學院、山口家住宅共通券(日幣250円)。山口家住宅目前是全日本現存歷史最久的町家建築,文獻記載是建於1618年,最早的地圖紀錄則可以追溯到1689年,之後經過多次的增建成為現存的住宅規模。日本有一個諺語,「穿在京都,吃在大阪,建築在堺」,山口家住宅也見證了堺市的繁華一時。

由於山口家在當地是有錢的大戶人家,所以建築規模自然比一般的平民百姓的町家還要大。當時山口家也成為當地平民和當地的奉行所(相當於古代衙門)的溝通管道。例如徵稅在時候,就會請山口家協助,同時他們也代表當地民眾和奉行協商。

山口家的庭園也是保持當時的模樣,可以一窺傳統日本庭園的風貌。而在日本有茶聖封號的千利休是在堺出生,現今也僅存故宅遺跡,不過堺市現今依舊因茶道的發展而自豪。而山口家也有專屬的茶室,可見江戶時代茶道蔚為風尚。

這裡的志工伯伯和阿姨也都很熱情,聽說我是從台灣來的,怕我不懂日文詢問要不要拿英文導覽資料,負責幫我解說的伯伯說他也來過台灣很多次,很喜歡台灣。當我參觀完要離開之前,正好遇到其他國家的採訪團來訪問山口家住宅,志工伯伯說很高興有其他國家來採訪並且想採訪堺市的歷史文化,但是目前他遇到的台灣人只有我一個,希望我能多多介紹堺市給台灣人知道,志工阿姨還說歡迎我下次帶女朋友一起來(這...)。我想有機會我會再來堺市走走,順便來看看這群熱情的志工阿姨伯伯。

堺市役所21階展望台

這裡應該算是堺市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了,雖然我很想在這裡看夜景,但是晚上已經有排其他行程要回大阪市區,所以就只能來參觀一下。到的時候正好是堺市的國際交流活動期間,有展出一些國際交流的照片和相關資料、展品。

後記:

去清學院的時候,上面的宣傳資料中,有已經於今年(2015年)3月20日開幕的「さかい利晶の杜」的介紹,聽說也好像有台灣的遊客去過了。相信有了這個展覽館,應該會有更多人會願意來充滿人情味又富有歷史氣息的堺市來走走。

如何搭乘阪堺電車至堺市?

1.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動物園站出站至惠美須町乘坐阪堺電車

2.大阪市營地下鐵御堂筋線天王寺或JR天王寺站至天王寺駅前乘坐阪堺電

阪堺電車網址:

http://www.hankai.co.jp/

堺観光ガイド(堺市觀光網站,有中文資訊):

http://www.sakai-tcb.o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