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人文薈萃的京城。要滿足來來去去各色人馬的胃袋,這兒蘊育出各式佳餚美食。不論是宮廷御膳、民間小食、粵菜、川菜、法國菜... ,都有可能在蜿蜒曲折的胡同裏發現驚喜。
俗話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愛吃鬼小鳥胃牽到北京,能不能變身大胃王吃遍京師?!
又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進城後一時間也不知道往哪兒填飽肚子,想想去到最多觀光客的王府井應該沒錯。只是37度的北京,摩肩擦踵的遊客,加倍提升王府井小吃街的「熱」情。
據說炸醬麵是北京家常的庶民麵食,麵條是有咬勁粗麵,炸醬一般用黃醬和甜麵醬,與香菇、五花肉丁一起炒作,佐以小黃瓜絲、蔥白、豆芽、薑末拌勻食用。但是這碗炸醬麵感覺很陽春,入口只覺鹹與油,有點失望.....
熱辣辣的爆肚,牛肚伴著滋滋作響的鐵盤上桌,光看著就食指大動。
小吃街裏的都一處燒賣,皮偏乾但內餡還算juicy。
恐怖的人工調味梨汁與酸梅汁,而且一杯還要價人民幣10元(orz)
以上就是在小吃街的初體驗,可能攤商純做觀光客生意,品質不是太講究,覺得跟想像中的美食有些距離XD
接下來小鳥胃就只用眼睛品嚐琳琅滿目的特色小吃囉~
驢肉!!!
烤乳鴿 (這眼神.....)
冰糖葫蘆 (其實好想吃)
試吃覺得還不錯的花生堅果糖
長得很像粉粿的涼果
不能生火的木炭蛋糕
辣味豆腐花 !!
一出地鐵站,整個雍和宫大街飄散著佛寺的薰香味兒,雍和宮本為雍正皇帝即位前的貝勒府(就是步步驚心的四爺府邸),乾隆時期改為皇家御用寺院,所以方圓百里都可以聞到薰香味好像也不奇怪了。
金碧輝煌的入口
因為沒算好時間,走到門口剛過四點半,就這樣被拒絕在門外(嗚嗚)
不過警衛還是讓我們趴在門上窺看了一陣子,這片規模宏大的樹林頗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皇室宅府果然有氣派,下次我一定要進去參觀!!! (那你之後5天怎麼不抽空去XD)
從雍和宮大街拐彎進入國子監街,立刻轉換成另一種悠閒的氛圍。胡同裡的大樹綠意盎然微風徐徐,散步其間好不愜意。綠色隧道有種讓人靜心的魔力,雖然溽暑但不覺心浮氣躁,難怪從前的太學設於此地,如果在這裏上學我一定也可以做個好學生考試都考一百分(才怪)
因為孔廟售票時間已過,所以只能從門縫中瞻仰孔老夫子的風采了(冏)
又是炎熱的一天,難得可以見到北京的藍天白雲,熱一點好像也值得。在鐘鼓樓被烈日曬得奄奄一息,一轉彎看到遠近馳名的「姚記炒肝店」,小鳥胃立刻醒過來了。
除了炒肝兒,滷煮火燒、炸灌腸、炸鬆肉、包子這些北京庶民美食,只要點份套餐,全部都能享用。
中右方的炸灌腸,吃起來很像炸過頭的薄片蘿蔔糕,但是又香又有嚼勁,一片接一片停不下來。
炒肝兒是由宋代庶民食物“熬肝”和“炒肺”發展出來的北京小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傳統吃法不用湯匙,而是以口就碗啜飲,小鳥胃沒有練過實在做不到XD
酸溜溜的土豆絲好適合夏天,開胃!!
奧運公園真不是普通大,我們在裏面亂走了三個小時,幸好傍晚氣溫略降,當作活動活動筋骨也挺舒適。
就是這個彩色的奧運塔,目測以為一個block的距離,走了半個多小時卻一直走不到只好放棄。
梨湯是用梨子、話梅、枸杞、銀耳、冰糖煲煮,甜甜的很好喝。
在乾燥的北京,古人用梨湯滋潤養肺,我們開玩笑說,現在北京人能在霧霾裏求生存,梨湯清肺應該也有功勞。
小龍蝦、宮保兩樣、油爆腰花、醋溜西葫蘆、小煎豬肝,每一道都很好吃,小鳥胃最愛醋溜西葫蘆(因為它不辣,哈哈)
乾酪魚,本來以為是魚類料理,原來是魚形狀的奶酪佐桂花蜜,而且是當店人氣甜品難波萬!
名列2018亞洲最佳酒吧TOP 30的Janes and Hooch,外觀十分低調,深木色的大門隱藏在夜色裏,只有招牌默默亮着。音樂以爵士、藍調為主,氣氛頗佳,不過帳單上來時也有點讓人咋舌。
旅行時遇到下雨天難得覺得開心,因為終於不熱啦!!
下雨天正好跟朋友們聚聚,問他們為什麼各省都要在北京設辦事處,也沒人知道答案。沒關係,辦事處附設好吃的餐廳比較重要(哈哈愛吃鬼露餡)
川辦餐廳在北京頗有名氣,微涼的天氣適合麻辣川菜,快往貢院胡同出發吧~
紅通通的水煮魚,其實魚肉沒有想像中辣,小鳥胃尚可駕馭。
服務員幫我們挑了最小的魚,吃到最後還在碗底撈到魚頭和魚尾,是貨真價實的整條魚呢~
夫妻肺片
富含膠原蛋白的酸湯肘子
豆味十分濃郁的辣豆花。
朋友邀請我們到他負責的咖啡店坐坐,書店與咖啡店的結合走文青路線,中泰合資的血統連帶飲品也有泰國風味。
書店的書不能拆閱比較可惜,話說回來,可以拆閱的話,店裏是要賺什麼啦XD
兔兔吃草 (我吃兔?)
一整片落地窗,店裏店外都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似乎頗受歡迎的皮克洛
曾經在北京清華交換學生的學妹,念念不忘當年最愛的棗糕。棗糕口感類似黑糖糕,吃得到紅棗丁,剛出爐香氣撲鼻,我好像有點理解何以學妹可以一口氣吃掉一斤了。
事隔多年,依舊是排隊人氣店家,也還是買一斤送半斤。
剛出爐的棗糕
不上長城非好漢,小鳥胃想上長城但不是好漢,沒關係有纜車代勞,肉腳也能輕鬆上長城 (耶~)
難得的空景照
像滑水道的施必得滑道,咻一下就下山了。
出發前工作人員一直叮嚀不要滑太快,小心翻車;出發後半路彎道邊的工作人員卻一直催促快一點快一點,啊到底是多快算太快,可不可以先講清楚啦!!!
往長城的路邊很多櫻桃園,這次的包車司機郭師傅人超好,聽到我們想吃櫻桃,立刻調頭帶我們去買。
黃櫻桃甜中帶酸,比紅櫻桃有滋味。
從小就有北方餃子很厲害的印象,前幾天的行程中,也一直說想吃水餃。終於,在長城邊讓我吃到水餃啦~
水餃、餡餅兒,都是北方主食,西葫蘆水餃口感特好
芥末墩是北京消暑涼菜,可這芥末也給得太大器了吧
綠豆做完豆汁兒的豆渣,用羊尾巴油拌炒雪菜就成了北京特有的平民美食 - 炒麻豆腐
(難怪覺得它有個豆汁兒的怪味)
暫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