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堡|黃金?六座?傻傻分不清楚的藍色清真寺
更多土耳其遊記:宅女蘭淇旅行趣
若說到回教(伊斯蘭教),你會想到什麼?穆罕默德、麥加、阿拉、中東、不吃豬肉、包頭巾的女子...
但我相信,清真寺也會浮現在大家的腦海中。
在土耳其旅遊,一路上看到不少清真寺,各種規模各種顏色都有,唯一不變的便是圓形屋頂及細長高聳的喚拜塔了。
而我真心的喜歡土耳其的清真寺,它們的多種面貌各具特色,無不讓我嘆為觀止,走過路過開車經過都忍不住要拍個幾張。
就像到西班牙要去聖家堂、到巴黎要去聖母院、到西藏要上布達拉宮、到大甲要去鎮瀾宮一樣,來到伊斯坦堡怎能不來土耳其的國家級清真寺 - 藍色清真寺呢?
藍色清真寺原名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建造於蘇丹 艾哈邁德一世統治的17世紀初。而會被稱為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則是因為建築內部使用藍、白兩色的伊茲尼克磁磚做裝飾而得名。但藍色清真寺最著名的地方,則是它的6座喚拜塔(又稱宣禮塔)。
有6座喚拜塔很稀奇嗎?
在過去,只有聖城麥加大清真寺(禁寺)才能擁有6座喚拜塔,它象徵著麥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清真寺。
當時鄂圖曼帝國的蘇丹為了想要一座「處處都超越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清真寺,便請人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對面,設計並建造了藍色清真寺。
蘇丹的原意,是希望擁有黃金(altın)喚拜塔,但設計師卻聽成了6個(altı)喚拜塔。而這個美麗的誤會在當時幾乎讓穆斯林們跳腳,直指蘇丹傲慢無禮大不敬啊!後來為了平息眾怒,蘇丹便出資為麥加大清真寺蓋了第7座喚拜塔,讓它依然獨一無二,這場紛爭也就此落幕。
不過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好運(?,我又遇到知名地標在維修的囧境了...藍色清真寺其中的1座喚拜塔搭滿了鷹架在維修啊~
(目前已蒐集:有吊車相伴的姬路城、不噴水的魚尾獅、重建中的熊本城...想拍點「不同面貌」的地標,跟我出門就對了...)
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禮拜的地方,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因此在藍色清真寺內部廣場的牆邊,便可以看到一整排水龍頭跟石凳,以便穆斯林們將臉及手腳洗淨後再入內參拜。
而我們觀光客要進到清真寺裡,也當然要入境隨俗。雖不用洗臉洗腳的,但裝扮上則有特別的要求:褲子或裙子要過膝;女性要用布巾將頭及脖子包起來,且不可穿無袖。
但若不小心穿了短褲來或沒帶包頭的布巾怎麼辦?別擔心,現場也是有公用的圍裙跟布巾可以借用。(但N人用過的,你敢用嗎?最好還是自己準備比較衛生啦~)
藍色清真寺的外觀色調非常一致,整體走灰藍色調,有藍天白雲的襯托,更能凸顯整個沉靜的藍色感。
不過我們去的時候,有部分走廊搭起了鷹架及布幕在維修,但為了不破壞整體的美感,連布幕都畫成了走廊圓拱及柱子的樣子,不禁欽佩土耳其人對國家古蹟的用心經營。
而觀光客要進入清真寺內部,則不是隨便一個入口都能進的,需要依循特定的動線進入到內部,且必須要脫鞋才能入內。而我們當時要進入室內區前,有一段較不通風的走廊,觀光客都要在那開始脫鞋,因此那一段的味道真的是各國的鹹魚味都在此發酵啊 Orz 進入這區要有心理準備,儘速通過XD
進入藍色清真寺後,會看到大廳被柵欄隔成了兩區;一區是充滿了觀光客的區域,大家都不停地拿著手機相機在拍照;而另一區呢,則是空空蕩蕩只有寥寥數人正在虔誠地進行禮拜。
藍色清真寺雖然是觀光客必訪之地,但它畢竟還是清真寺,所以仍將大部分區域劃在禮拜區,讓穆斯林們可以在這些區域裡進行禮拜而不被觀光客打擾。
不過呢?有沒有發現大廳裡的柱子怪怪的?!怎麼都像大圖輸出的,而且上方還充滿了鐵架?
原來我們也遇到了內部整修.這些柱子是用來支撐上方鐵架的,但為了不影響整個清真寺的樣貌,所以外觀特別模擬石雕柱的模樣,用輸出的圖紙包覆起來。
也因為整修的緣故,觀光客看不到整個清真寺圓頂的模樣,所以寺方就製作了整座建築天花板的示意圖,讓觀光客可以想像內部的全貌。雖然只能看到圖片,但上面的花紋還是繪製得很細緻,只能說他們真的很有誠意在處理古蹟維護及觀光之間的平衡。
而內部整修並不是整個天花板都看不到,旁邊仍有一區域是可以看到清真寺圓頂的結構及裝飾。
這裡可以看到滿滿華麗的花紋及圖騰,就連窗戶也都精心用彩繪玻璃做裝飾,足見回教國家對清真寺的重視,連每個細節都非常地講究。
而離開藍色清真寺的室內後,就來到了出口處。
出口對面就遙望著聖索菲亞大教堂,走到這裡,可別忘了拍一張從藍色清真寺拱門看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照片喔!(不過技術要很好,否則就會像我拍到一堆人頭了~哈)
更多土耳其遊記: 點我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