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京都散策--清水寺之於我家

在2014及2016兩年間,造訪了關西地區兩回,在京都這座古老的城市共計待了約9天的時間,去了不少古寺門跡,也還有更多的寺院尚待登門,惟獨音羽山清水寺在這短暫的旅程中參拜了三回。清水寺之於我,甚至是我的家人,都有份深刻的情感與記憶。一直想把這三回的清水寺散策整理起來,記錄屬於自己走在緩坡坂道上的清水寺回憶。

第一回,是在2014年三月,那是第一次來京都。眾所皆知,清水寺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寺院之一,「世界遺產、『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降りる』的傳說、音羽の瀧的祈願...」等等,讓清水寺成為來京都玩耍不得不來(?)的地方。那回,在三条通享用完超滿足的INODA COFFEE後,帶著當時僅一歲半的阿包從清水五条駅,打算沿松原通一路上山,沒想到一開始就迷路了。倆個人對地圖對半天,也不知身處何地,最後拋開一切(?),反正往上走就是了,清水寺在山上不是嗎?

從那次開始,我才知道原來來清水寺玩耍就是要亂亂走,隨便走,真心不騙! 沿途的街景好美,亂繞亂繞的竟然又回到了松原通,然後開啟一段偷拍和服妹紙的商店街行程,第一次來京都,什麼都新鮮.... ! 

                                                                     

--------------------------

接著,時間要快轉到2016年6月,第二回來京都。

行前,我許願著這次來京都要做件厲害的事(自以為),「我想用雙腳走過這座城市最安靜的角落,用手上的相機記錄清晨最美麗的清水寺」。所以,即使前一晚忙到凌晨才就寢,清晨4時許,我就跳起來換好裝,拿起相機從烏丸出發!沿著一片寂靜的四条通,有點不大習慣。高瀨川、先斗町附近的酒客正要結束夜晚的應酬,烏鴉也正要開始一早的覓食。原先要趕著上東山,還是被眼前的鴨川給吸引。清晨的鴨川,真的正翻了!! 

我一直覺得,過了鴨川的京都,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八坂神社前的參道與花間小路,即使觀光客繁多,卻還是依舊保持著她的古典。順路繞到上回晚上沒看清楚的巽橋,沒遇見藝妓,卻見著了巷弄間最安靜的一刻,當然也自拍了很多假掰的照片。


過了八坂神社,終於要開始爬坡了,尋著上回參加東山花灯路的記憶前進(花灯路很精彩,待會再提),順利從石塀小路口彎進去,然後又開始自拍起假掰的個人寫真,就是要這種沒人的畫面啊~!

我很喜歡這裡的每一條巷弄,反正就是亂亂走,只要記得方向往上就好,上回也是亂亂走。遇到上回沒經過的八坂塔,又開始亂繞,說也奇怪,二寧坂就出現了,到這裡就更不會迷路了!

清晨的店家沒開,一路上就只有跟我一樣神經病的旅人,拿著相機,喘著氣,拾階而上,然後享受著被町家包圍的舒適感,真是美極了!然後,終於到了仁王門前,豁然開朗,此刻你可以見到鴉雀無聲,莊嚴平和的仁王門,好美~

再度拾階而上,6時許的清水舞台,人煙稀少,有的是早起參拜的虔誠信眾與像我一樣神經病的旅人。天晴下,遠方的京都塔清晰可見,眺望京都的市景,內心一陣舒服。再到音羽の瀧喝幾口水參拜一下,有種夢想真的實現的暢快感。

--------------------------  

一個人實現夢想後,接下來將紀錄著清水寺與家人間的共同情感。

第一回來清水寺,阿包僅一歲半,一家三口在仁王門前留下了標準的觀光客照,也與清水寺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清水寺眾神明的庇佑下,兩年後,我帶著家人再次來到京都,還多了一個人,一樣一歲半。然後,我們一家人便在清水寺一起做著同樣的事,製造一份更深的回憶。

仁王門前

弁慶仗

本堂舞台

地主神社

當然,也少不了經典觀光客角度

還有音羽の瀧

 

當帶著孩子,一路做著一樣的事,在一樣的地方,真的會有種「阿~時間真的就這麼過去!」的拉扯感。


14年的時候,正逢東山花灯路的賞燈期間,我們是參拜完再沿二年、三年坂下山;16年則是雨中循當年花灯路下山時的記憶,一路拾階。所以,我們又做了同樣的事,在同一個地方...

當年漫步於花灯路的巷弄中,真的給了我們很美的記憶,也才讓我們捨去其他寺院的時間,再次回到清水寺


--我們對清水寺有滿満的愛,因為她承載了我們一家共同的回憶--